这一点,港乐圈几乎无人能及。说到这,有人可能会提起谭咏麟,他也写过不少歌,但仔细想想,除了《卡拉永远OK》,哪些歌真正火了?相比之下,谢霆锋不止给王菲写了《迷魂记》,还帮容祖儿打造了《告解》,自己也创作了《活着VIVA》这种现场爆炸力十足的作品。
可以说,谢霆锋就像是一家餐厅的全产业链老板,别人可能只做个情怀小炒,而他直接搞起了全面的美食大餐。
不过,也得承认,谢霆锋的创作风格上,确实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就像吃惯了分子料理,突然吃到炸鸡,虽然很过瘾,但要说多精致,那就见仁见智了。他的作曲风格硬朗直接,摇滚的气质很强,和弦简洁直白,副歌部分反复,极具记忆点。这样的风格在千禧年左右大受欢迎,但今天的乐坛,或许更喜欢周杰伦的“国风”或者方大同的R&B风格。
再说到谢霆锋的现场表现,曾经去看过他演唱会的人都知道,他弹吉他时简直是全身放电。不过,要说技术,可能不如一些专业乐手那么顺滑,就像篮球场上的街球高手,场面炸裂,但要在职业联赛中站稳脚跟,还得练战术。
不过,能在香港红磡举办六场不插电演唱会且每场都爆满的,整个华语乐坛也没几个,光凭这一点,谢霆锋就值得称赞。
最神奇的,是他完美的时间管理。其他歌手可能全心全意做音乐,他却能演戏拿金像奖、做菜开餐厅还成为米其林指南的品牌,如今又重返歌坛,轰动全网。简直就是学霸一边打游戏一边做作业,最后还能考进年级前十。
然而,一心多用,必然付出代价。谢霆锋2005年后基本处于音乐“半退隐”状态,直到近两年才回归歌坛。网友们笑称,“看谢霆锋回归歌坛,也能看出现在餐饮业的不景气了。”
总的来说,谢霆锋在港乐圈就像一个“扫地僧”。论资排辈,他无法与四大天王相比,艺术成就也不如黄家驹那样传奇,但他却走出了一条别人走不通的路。在资本掌控的香港娱乐圈,谢霆锋既是舞台上的明星,又是幕后操盘手,这种“双重身份”让他能在舞台上耀眼,也能在会议室里享受创作带来的版权收益。
如今的香港音乐圈,早已不再是昔日的辉煌,但每当谢霆锋拿起吉他,他总能让乐迷回忆起那个黄金年代的音乐盛世,也能感受到当年港乐的光辉岁月。或许他从来都不是完美的音乐家,但正如他歌里唱的那样,“不疯魔不成活”,这股不拘一格的摇滚魂,正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奢侈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