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名称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细胞大小 较大 很小 较大 大细胞形状 不规则 近似正方体 较长 长,且外有根毛排列状况 紧密 非常紧密 较疏松 疏松功能 具有保护作用 具有分裂能力 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分3.根吸水的原理:⑴ 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 > 细胞周围水溶液;⑵ 细胞失水:
答:(1)树体结构 为了获得优质苹果,而且便于管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便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及立地条件,将其整修成一定的形状。为了整形和修剪的需要,对树体各部位规定了统一的名称(图18)。 图18 乔砧苹果树体各部名称 1.主干 2.主枝 2019-03-07 回答者: 中国农业出版社 1个
圆柱形是一个直立主干周围直接配置结果枝组,树体呈圆柱形;细纺锤形(窄圆锥形)也是在一个主干上直接配置永久性结果枝组10~13个,下部枝组较上部稍大一些,所有枝组拉成水平,粗度不超过其着生部位的1/2~2/3,树体呈窄圆锥形(图2)。树高2.5米左右,冠径2米左右。以疏为主,缩疏结合,永久性枝上生长超过30
苹果树体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上部分包括干、枝、芽、叶、花、果实等。地下部分包括整个根系,主要有立根、侧根和须根。了解苹果树体及各部器官,特别是枝、芽的特性,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特性,进行修剪调节和控制,获得优质高产果品,增加经济效益。
(1)树体结构 为了获得优质苹果,而且便于管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便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及立地条件,将其整修成一定的形状。为了整形和修剪的需要,对树体各部位规定了统一的名称(图18)。 图18 乔砧苹果树体各部名称 1.主干 2.主枝 3.中干 4.辅养枝 5.延长枝 6.枝组 (2)树体各部位名称 苹果的树
苹果树体结构及各部位名称是怎样的? 可以打头,一般苹果品种枝条中后部芽子不易萌发,尤其缓放枝常常为“光腿枝”。为促使需枝部位萌芽抽枝,减短截 ,保留距地面一人高就可以了 。打头是什么意思可以打头,一般苹果品种枝条中后部芽子不易萌发,尤其缓放枝常常为“光腿枝”。为促使需枝部位萌芽抽枝,减短截 ,保留距地面一人高就可以了
结构名称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细胞大小 较大 很小 较大 大细胞形状 不规则 近似正方体 较长 长,且外有根毛排列状况 紧密 非常紧密 较疏松 疏松功能 具有保护作用 具有分裂能力 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分3.根吸水的原理:⑴ 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 > 细胞周围水溶液;⑵ 细胞失水:
答:(1)树体结构 为了获得优质苹果,而且便于管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便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及立地条件,将其整修成一定的形状。为了整形和修剪的需要,对树体各部位规定了统一的名称(图18)。 图18 乔砧苹果树体各部名称 1.主干 2.主枝 2019-03-07 回答者: 中国农业出版社 1个
圆柱形是一个直立主干周围直接配置结果枝组,树体呈圆柱形;细纺锤形(窄圆锥形)也是在一个主干上直接配置永久性结果枝组10~13个,下部枝组较上部稍大一些,所有枝组拉成水平,粗度不超过其着生部位的1/2~2/3,树体呈窄圆锥形(图2)。树高2.5米左右,冠径2米左右。以疏为主,缩疏结合,永久性枝上生长超过30
苹果树体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上部分包括干、枝、芽、叶、花、果实等。地下部分包括整个根系,主要有立根、侧根和须根。了解苹果树体及各部器官,特别是枝、芽的特性,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特性,进行修剪调节和控制,获得优质高产果品,增加经济效益。
(1)树体结构 为了获得优质苹果,而且便于管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便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及立地条件,将其整修成一定的形状。为了整形和修剪的需要,对树体各部位规定了统一的名称(图18)。 图18 乔砧苹果树体各部名称 1.主干 2.主枝 3.中干 4.辅养枝 5.延长枝 6.枝组 (2)树体各部位名称 苹果的树
苹果树体结构及各部位名称是怎样的? 通过螺丝导电形成闭合回路,并不是所有螺丝孔都相同,每一个螺丝孔各司其职。在机壳的内部不是完全的绝缘,在部分位置经过特殊处理,是导电的,与原件经过特殊胶质贴合构成闭合电路。天线 iPhone上下两端的白条确实让人不爽!其实这两条白条大有学问。金属覆盖会屏蔽无线电波,手机无时无刻发射接收无线电波
苹果通常圆形,红色或黄色,味甜略酸,营养丰富,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
一、形状 果为略扁之球形,径5厘米以 上,两端均凹陷,端部常有棱脊。二、颜色 颜色及大小因品种而异。果皮表色在果实成熟后,一 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红色、绿色和黄色等三种类型,还有其他颜色,但不多见。三、味道 味甘、微酸。四、种类 苹果品种大体有100个左右,常见有红富士、嘎拉、桑萨、津
设计方面iPhone5中使用新的圆角直线设计,机身后背使用玻璃和铝质,相比iPhone4S的玻璃后身更耐摔了。机身后方上下两端的玻璃覆盖区更方便天线和Wi-Fi、蓝牙以及蜂窝的接收,而且iPhone5机身背后的颜色对比也很明显。iPhone6和iPhone5机身后背设计的区别在视频中体现出来了。iPhone6机身后壳或将完全使用铝金属
果蒂,果脐。完整的苹果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凹坑,分别叫做果蒂和果脐。苹果是落叶乔木,果实一般呈红色,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为人们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形状不同、手感不同。1、形状不同。苹果的上下端是凹的,橙子的上下端是平的。2、手感不同。苹果又圆又大,有红、黄、绿三色,摸起来又硬又滑,橘子扁圆形,比苹果小,橙绿相间,摸起来很平,有点软,有点粗糙。
苹果的上下两端主要有以下区别:1. 名称:苹果的上端叫做果蒂,下端叫做果脐。2. 作用:苹果上端的果蒂是营养输送的通道,而下端的果脐是开花留下的痕迹,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3. 外观:苹果通常是圆圆的、大大的,颜色有红、有黄也有绿,摸上去硬硬的很光滑。苹果上下两端都是凹陷的。相比之下,橘
苹果上下两端有什么不一样 苹果14顶部黑条是“灵动岛”。灵动岛是苹果公司于北京时间2022年9月8日苹果秋季发布会上发布的iPhone14Pro上的交互小屏幕。灵动岛区域能实现大量交互,包括显示专辑封面、放大成FaceID认证图标、显示包括勿扰模式、消息、音乐卡片、倒计时等在内的诸多通知等。灵动岛还支持第三方软件的交互适配。苹果手机的
苹果手机顶部软件名称是灵动岛。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苹果秋季发布会上,iPhone14Pro版本刘海屏面积变小成为药丸屏,并加入交互功能,苹果取名为灵动岛。
这种手机顶部的黑条是设备状态栏。苹果手机顶部的黑条是设备状态栏,其中包含了时间、电池电量、信号强度等信息,这个状态栏无法直接去掉或隐藏,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并且提供了重要的功能和信息。在iPhoneX及以后的型号中,屏幕上方出现的黑色框通常表示应用正在使用前置摄像头或面部识别等功能。这个黑色框
1. 名称:苹果的上端叫做果蒂,下端叫做果脐。2. 作用:苹果上端的果蒂是营养输送的通道,而下端的果脐是开花留下的痕迹,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3. 外观:苹果通常是圆圆的、大大的,颜色有红、有黄也有绿,摸上去硬硬的很光滑。苹果上下两端都是凹陷的。相比之下,橘子的形状则更为扁圆,且通常比
苹果上面的根叫果柄,是着生子房的柄,为果实与树枝之间的连接部分。水果的结构可分为:1.果柄,由花柄发育而来;2.果皮,一般由子房壁发育而来,但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发育成的,很多可食;3.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苹果顶部叫什么 地下部分:1. 根:吸收、贮存营养和水分的器官。2. 根颈:根与地上部的交界处。3. 骨干根:构成根系骨架的主根和大侧根。4. 须根:着生在主根和各级侧根上细而长的小根。(2)苹果树体各部位名称 苹果树体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上部分包括干、枝、芽、叶、花、果实等。地下部分包括
苹果顶部最甜,苹果的顶部最甜。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对苹果的4个部分用糖度计进行了测定结果得出了下面的结论:(1)60%-70%的苹果顶部(学名称花萼凹陷部)最甜。(2)程度较差的是苹果的中间部位,其次是苹果的肩部(学名叫花梗凹陷部),甜度最差的就是苹果核附近的地方。
苹果的柄在上面,所以顶部是向上的,阳光照射是从上向下的,所以一般成熟程度上都是上面比下面稍好一些。口感上就似乎是顶部比底部甜。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对苹果的4个部分用糖度计进行了测定,结果得出了下面的结论:1、60%-70%的苹果顶部(学名称花萼凹陷部)最甜。2、程度较差的是苹果的中间部位,
图18 乔砧苹果树体各部名称 1.主干 2.主枝 3.中干 4.辅养枝 5.延长枝 6.枝组 (2)树体各部位名称 苹果的树体,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下部分包括整个根系,主要有立根、侧根和须根;地上部分包括干、枝、芽、叶、花、果实等。了解苹果树体及各部器官,特别是枝、芽的特性,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特
“mAh”是电池容量的单位,中文名称是毫安时 1.4 后盖 手机的电池盖,现在很多产品机电一体,像iphone,htc等产品。 1.5 SIM、USIM, SIM卡: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客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GSM数字移动电话机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它在一电脑芯片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
1. 名称:苹果的上端叫做果蒂,下端叫做果脐。2. 作用:苹果上端的果蒂是营养输送的通道,而下端的果脐是开花留下的痕迹,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3. 外观:苹果通常是圆圆的、大大的,颜色有红、有黄也有绿,摸上去硬硬的很光滑。苹果上下两端都是凹陷的。相比之下,橘子的形状则更为扁圆,且通常比
苹果属于梨果,也是假果,从外向内依次为:萼筒形成的果壁,肉质化子房,肉质化的外果皮,肉质化的中果皮(之前是可食用部分),纸质的内果皮,中轴胎座,种子。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1个苹果中含有类黄酮约30毫克以上,苹果中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及钾
苹果上各部分名称 你有吃过苹果吗,苹果有哪几部分组成?听专家这样说
(1)树体结构 为了获得优质苹果,而且便于管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便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及立地条件,将其整修成一定的形状。为了整形和修剪的需要,对树体各部位规定了统一的名称(图18)。
图18 乔砧苹果树体各部名称
1.主干 2.主枝 3.中干 4.辅养枝 5.延长枝 6.枝组
(2)树体各部位名称 苹果的树体,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下部分包括整个根系,主要有立根、侧根和须根;地上部分包括干、枝、芽、叶、花、果实等。了解苹果树体及各部器官,特别是枝、芽的特性,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特性,进行修剪调节和控制,获得优质高产果品,增加经济效益。
①根 是苹果树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系除有吸收、贮存营养和水分的功能外,还有固定整个树体的作用。所以,根系的大小,生长的好坏和入土的深浅,对地上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产量高低和寿命长短,都有直接影响。当然,地上部生长的好坏,也会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吸收。
由主干向下垂直生长的大根,叫做主根;由主根分生出来的根,叫做侧根;由侧根分生出来的根,叫做须根。在须根的先端密生根毛。根毛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所以,根毛越多,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也就越强,反之就弱。在果树生长期间,须根上可以不断地分生大量根毛。根毛的寿命很短,一般只有15~20天。但由于须根的不断伸长,根毛也就不断地随之形成,所以,在果树生长期间,能使地上部经常不断地获得水分和养分的供应。
②根颈 根与地上部的交界处,也就是主干与主根相接的地方,叫做根颈。根颈是全树最敏感的部位,秋季停止生长最晚,春季解除休眠最早,所以,在冬、春季比较寒冷的地区,根颈比其他部位容易遭受冻害。
③树干 乔砧苹果树,从根颈以上到着生第1个分枝的地方,叫做树干,也就是主干。
主干除支撑整个树冠的枝系以外,由根部吸收的水分和养分,需要经过主干运送到地上部的各个器官中去,由地上部的叶片所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也要经过主干输送根部。所以,树干也是地上和地下部营养输送和交换的交通要道。树干的高低,是否健壮和完整,对地上部的枝叶和地下部根系的生长,都有重要作用。
④树冠 在树干以上着生的枝条,统称为树冠。树冠是由多种枝条所组成。这些枝条,因其着生部位、长势以及功能等的不同,又可分为:中心领导枝、主枝、侧枝、延长枝和辅养枝等;这些枝条又根据其是否结果而分为营养(发育)枝和结果枝。
中心领导枝,也称中央领导枝或中央领导干,或简称中干,是树冠中心直立或弯曲向上生长的骨干枝条。中干位于全树的中央,是树体的主轴。主枝、侧枝、裙枝、辅养枝及部分枝组,都着生在中干上。中干的长短,决定树冠的高低。中干与主枝,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主枝,是从中心领导枝上分生出来的大枝,是树冠的主要骨架。根据主枝在中干上的着生位置,又把离地面最近的主枝,称为第1主枝,依次向上则称为第2主枝和第3主枝。在生产中,习惯上又把第1、2、3个主枝,称为第一层主枝。由于各主枝的着生位置不同,而构成多种不同的树形。所以,在修剪过程中,应按预定树形,选留着生位置、距离、角度、方位都比较适宜,而且长势较强的枝条作为主枝。
侧枝,是从主枝上分生出来的枝条,在侧枝上再分生出的枝条,则称为副侧枝。侧枝和副侧枝是扩大树冠,着生各类枝条和结果枝组的部位。因此,在修剪过程中,要根据树形的要求,有意识地选留和培养侧枝,并使这些侧枝均匀地着生于主枝上,以利于各类枝组的配置和结果。
中心领导枝、主枝和侧枝,是构成树冠的骨架,所以,这几种枝条,又统称为骨干枝。在骨干枝上或两个骨干枝中间所着生的枝条,是暂时用于补充空间、辅助骨干枝生长用的,所以叫做辅养枝,而有些是长期保留,用于结果和扩大结果面积的,称为结果枝组。在苹果幼树和初果期的树上,适当多留些辅养枝,有利于骨干枝的健壮生长、增强树势、扩大树冠和早期结果,所以,辅养枝是初果期苹果树的主要结果部位。随着树冠的扩大和结果部位的增多,树冠出现郁闭、内膛光照不良时,有些辅养枝可以疏除,而有些辅养枝仍需保留,但要根据空间大小,逐步改造为结果枝组。
⑤营养枝 也称发育枝,就是没有着生花芽和果实的枝条,是培养各级骨干枝和结果枝组的基础。着生在各级枝条先端的发育枝,可使各级枝继续延长生长,所以称为更长枝;着生在中、下部的发育枝,也称为侧生枝,可用于培养侧枝、副侧枝或结果枝组。发育枝又因其长短和质量的不同而分为:长枝、中枝、短枝、叶丛枝和徒长枝5种。长度在35厘米以上,且具有春、秋梢的枝条,为长枝;5.1~35厘米的为中枝;0.6~5.0厘米的为短枝;0.5厘米以下的为叶丛枝;由隐芽和不定芽萌发的、组织不充实的枝条为徒长枝。
在苹果树上,短枝是形成花芽的主要枝类,丰产树,多是健壮短枝多,长枝、弱枝少;苹果树在盛果期以前,徒长枝一般没有利用价值,所以应该及早从基部抹除,以节省营养;进入衰老期的苹果树,需要利用徒长枝进行更新时,应及早摘心,促其充产、健壮。
当年抽生并带有叶片的枝条,称为新梢。由于新梢形成的时间不同,又可分为春梢和秋梢。春季萌发,夏季停止生长的部分,叫做春梢;秋季抽生的部分,称为秋梢。春梢组织充实,芽体饱满,叶片肥厚,光合效能高;秋梢组织不充实,叶片小而薄,芽体也多不饱满,冬季较易遭受冻害。春梢和秋梢交界的地方,有一段生长缓慢,节间很短,叶片很小、芽体也不充实的部份,称为“环痕”。修剪时在此处短截,或者发枝很弱,或者根本不发枝,所以,此处又称为“盲节”。修剪中称为“戴帽”修剪的,也就是在此处(盲节)短截。
新梢上着生的叶片,是果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供给地下根系和地上各部生长发育的主要器官,是树体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促进新梢的健壮生长,是苹果优质丰产的基础。
有些长势较旺的品种,或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肥水充足的苹果园,在新梢加长和加粗生长的同时,其叶腋间的侧芽,有时也能在形成的当年萌发成为新梢,这种由当年生枝所抽生的新梢,一般称为副梢,或者称为二次枝。
⑥结果枝 凡着生花芽能够开花结果的枝条,称为结果枝。品种不同,结果枝上花芽着生的部位,也不完全一样。多数苹果品种的花芽,着生在结果枝的顶端,所以叫做顶花芽。有些品种如富士系、金冠系及小叶子等,在新梢的叶腋间,也能形成花芽,因这种花芽着生在叶腋间,所以又称腋花芽。
由于结果枝的长短不同,又可分为长果枝、中果枝和短果枝。长度在5厘米以下的果枝,称为短果枝;长度在5.1~15厘米的果枝,称为中果枝;长度在15.1厘米以上的果枝,称为长果枝。
苹果的品种不同,树龄不同,长势强弱不同,长、中、短果枝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乔砧苹果树和幼树,一般长果枝较多;矮砧苹果和短枝型品种,中、短果枝较多。各种果枝的结果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修剪之前,先要弄清不同品种、各种果枝的着生情况,并据此采取相应的修剪措施。
每个花芽所着生的花,其开放的先后,都有一定的顺序。苹果树是中心花先开。在正常情况下,先开的花结果最好,所以,疏花疏果时,应尽量选留中心花中心果。
附:苹果综合标准
(DB/3700 B31007-9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综合标准中涉及的主要名词、术语的概念和规范化解释。
本标准适用于苹果生产、科研、教学及制订单项技术标准时参考。
2 植株术语
2.1 地上部
2.1.1 树体:植株地上部分的总称。包括树冠和树干两部分。
2.1.2 树干:根颈以上到第1主枝之间的多年生枝干部分。
2.1.3 干高:根茎以上到第1主枝之间的高度。
2.1.4 干周:树干中部的周长。
2.1.5 树冠:树干以上所有枝、叶的总称。
2.1.6 冠径:树冠直径,通常由东西径与南北径的平均值表示。
2.1.7 冠高:树干以上至树冠顶部的垂直高度。
2.1.8 主干:树体的中轴,由树干和中干两部分构成。
2.1.9 骨干枝:树冠内比较粗大、起骨干作用的枝条。通常包括中干、主枝、侧枝及副侧枝等。
2.1.10 中干:树干以上到树顶之间的中轴部分。
2.1.11 主枝:着生在中干上的骨干枝。
2.1.12 侧枝:着生在主枝上的骨干枝。
2.1.13 辅养枝:枝冠内除骨干枝以外的较粗大枝条。
2.1.14 结果枝组:着生在各级骨干枝和辅养枝上的结果单位,由结果枝和营养枝组成。
2.1.15 小型枝组:枝轴长15厘米以下,具有2~4个分枝。
2.1.16 中型枝组:枝轴长15~50厘米,具有5~11个分枝。
2.1.17 大型枝组:枝轴长50~100厘米,具有12个以上分枝。
2.1.18 新梢:带叶的当年生枝。
2.1.19 一年生枝:正常落叶后的当年生枝。
2.1.20 营养枝:生长健壮,芽体充实饱满,不具有花芽的当年生枝。
2.1.21 长枝:长度50厘米以上,具有明显春、秋梢的营养枝。
2.1.22 中枝:长度5~50厘米,具有饱满顶芽的一次性生长枝条。
2.1.23 短枝:节间短,长度不超过5厘米的枝条。
2.1.24 叶丛枝:无明显节间,叶片丛状排列的短枝。
2.1.25 结果枝:具有花芽的…年生枝。
2.1.26 长果枝:长度15厘米以上,具有顶花芽的一年生枝。
2.1.27 中果枝:长度5~15厘米,具有顶花芽的一年生枝。
2.1.28 短果枝:长度不足5厘米,具有顶花芽的一年生枝。
2.1.29 延长枝:各级骨干枝先端延伸的一年生枝。
2.1.30 竞争枝:延长枝剪口下生长势与延长枝发生竞争的枝条。
2.1.31 花芽:芽内包含花原基,能开花的芽子。
2.1.32 叶幕:树冠着叶区的总称,可用叶面积或着叶幕厚度表示。
2.1.33 叶幕厚度:以主枝中部着叶层为准的垂直平均厚度。
2.1.34 叶幕间距:以主枝中部为准,上下相邻2层叶幕间的平均垂直距离。
2.1.35 叶面积系数:树冠总叶面积与其地面投影面积之比。
2.2 地下部
2.2.1 根颈:根与树干交界部分。
2.2.2 骨干根:构成根系骨架的主根和大侧根。
2.2.3 须根:着生在主根和各级侧根上细而长的小根。
2.2.4 吸收根:寿命短,生理活性强,具有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功能的白色初生根。
3 生产术语
3.1 生长发育
3.1.1 幼树期:一年生苗开始,到最初结果的一段时期。
3.1.2 初果期:从开始结果到大量结果前的一段时期。
3.1.3 盛果期:植株生命周期中,结果最多、品质最好的时期。
3.1.4 萌芽力(率):一年生枝上芽的萌发能力(百分率)。
3.1.5 成枝力:萌发枝条中,抽生成中、长枝的数量比例。
3.1.6 生长势:衡量树势强弱的标志,通常以新梢长度表示。
3.1.7 枝量:一年生枝条数量的总和。
3.1.8 授粉:花粉通过昆虫、风、人工等媒介,传授到柱头上。
3.1.9 受精:花粉在柱头上发芽,花粉管径由花柱进入胚囊后,雄性生殖细胞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的过程。
3.1.10 花序坐果率:坐果花序数占总花序数的百分率。
3.1.11 花朵坐果率:坐果花朵数占花朵总数的百分率。
3.1.12 花芽分化:芽内花原基和性器官发育的过程。
3.1.13 果实生长期:坐果至果实成熟的整个时期。
3.1.14 果实成熟度:果实经过一定日期生长发育,表现出本品种固有的外观特征和内在性状的程度。
3.1.15 休眠期:秋季自然落叶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树体外观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时期。
3.2 苗木繁育
3.2.1 实生苗:由种子培育的苗木。
3.2.2 嫁接苗:由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形成的苗木。
3.2.3 接穗:供作嫁接用的芽或枝条。
3.2.4 砧木:嫁接苗中提供根系或中间茎段的部分。
3.2.5 实生砧:由种子培育的砧木苗。
3.2.6 自根砧:通过压条、分株、扦插或组培等营养繁殖方法培育的砧木苗。
3.2.7 基砧:二重嫁接苗木提供根系的部分。
3.2.8 中间砧:二重嫁接苗木提供中间茎段的部分。
3.2.9 乔化砧:嫁接苹果品种后,使树体生长高大的砧木。
3.2.10 半乔化砧:嫁接苹果品种后,树体高度相当于乔化砧4/5的砧木。
3.2.11 半矮化砧:嫁接苹果品种后,树体高度相当于乔化砧3/5~2/3的砧木。
3.2.12 矮化砧:嫁接苹果品种后,树体高度相当于乔化砧1/2的砧木。
3.2.13 嫁接亲和力:嫁接愈合程度及嫁接植株生长结果的能力。
3.3 果园建立
3.3.1 定植:将苗木栽植到栽植点。
3.3.2 主栽品种:一个果园中,栽植数量占30%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
3.3.3 授粉品种:为主栽品种授粉的品种。
3.3.4 栽植密度: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
3.4 土肥水管理
3.4.1 土壤有机质:土壤内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分成为胡敏酸、啡富酸、克连酸、阿波克连酸等,对土壤肥力和理化性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土壤有机质由动、植物残体和施入的有机质肥料,经微生物的作用所形成。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碳含量,约占58%。
3.4.2 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养分比较全面,分解比较缓慢,肥效比较长而稳定的一类肥料。如厩(圈)肥、堆肥、绿肥、饼肥、腥肥、人粪尿等。
3.4.3 化学肥料(化肥):用化学方法或机械加工制成的养分种类较少、浓度高、肥效快,多数为无机状态的肥料。如硫酸铵、硝酸钾、磷胺、尿素等。
3.4.4 复合肥料: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成分的化学肥料。复合肥料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
3.4.5 基肥:通常以富含有机质的有机肥料为主,用量大,作用时间长,在中晚熟品种采收后至休眠期施用的肥料。
3.4.6 追肥:通常以化肥为主,用量较少,肥效快,在生长季施用的肥料。
3.4.7 根外追肥(叶面追肥):肥料喷施在根部以外(主要是叶面)的一种追肥。
3.4.8 营养诊断:采用专用方法,对果树特定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值和树体的生长结果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营养丰缺的结论,作为合理施肥的依据。
3.4.9 全氮:土壤、肥料或树体中氮的总量。
3.4.10 速效氮:土壤中能够直接为植物吸收利用的氮。
3.4.11 全磷:土壤、肥料或树体中磷或磷酸的总量。
3.4.12 速效磷:为土壤中能够直接为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包括水溶性磷酸盐、代换性磷酸和弱酸溶性磷酸。
3.4.13 全钾:土壤、肥料或树体中钾的总量。
3.5 整形修剪
3.5.1 整形:根据果树的生长结果特性,自然环境条件和栽培方式,通过修剪,把树体整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树形。
3.5.2 定干:根据干高的要求,加上整形带的长度,对苗木进行的第一次剪截。
3.5.3 整形带:苗木定干时,干高以上多留出的8~10个饱满芽,由这些芽子抽生出的枝条中,选留第一层主枝,谓之整形带。
3.5.4 层内距:有中干的分层树形,每层最下一个主枝与最上一个主枝着生处间的距离。
3.5.5 层间距:有中干的分层树形,每层最上一个主枝,与其上一层最下一个主枝着生处间的距离。
3.5.6 开张角度:枝条与地面垂直线间的夹角。
3.5.7 基角:主枝基部的开张角度。
3.5.8 腰角:主枝中部的开张角度。
3.5.9 梢角:主枝顶部的开张角度。
3.5.10 树体结构:树体的构成状况。通常包括干高、冠高、冠径,骨干枝级次和数量、配置方式、枝组类型、比例和配备方式,枝类组成、叶幕结构等。
3.5.11 群体结构:一个果园中,果树个体和枝、叶、花、果的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和长相。
3.5.12 覆盖率:果园树冠投影面积与其所占土地面积之比。
3.5.13 透光度:阳光透过树冠后到达地面的照光面积,与树冠投影面积之比。
3.5.14 冬季修剪:苹果树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所进行的修剪。
3.5.15 夏季修剪(生长期修剪):生长季中所进行的修剪。
3.5.16 修剪量:一株苹果树应用各种修剪方法剪下的枝条总和。
3.6 采收、包装与贮藏
3.6.1 果实品质:供鉴别果实优劣程度的所有特征和性状,包括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等两个方面。
3.6.2 外观品质:供鉴别果实优劣程度的外观特征与性状,主要包括果实大小、果形、色泽和缺陷等。
3.6.3 内在品质:供鉴别果实优劣程度的内部性状,主要包括肉质、风味、汁液、营养成分等。
3.6.4 着色指数:果面着色程度的一种指标。计算公式为:
3.6.5 果肉硬度:果肉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通常用硬度计测定,以千克/平方厘米或磅/平方厘米表示(1磅=0.453592千克)。
3.6.6 果实预冷:苹果入贮前自然降温或人工降温处理。
3.6.7 贮藏性:在一定贮藏条件下,果实保持良好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特性。
4 方法术语
4.1 芽接:将单芽片嫁接在砧木上。
4.2 枝接:将接穗的枝、梢嫁接在砧木上。
4.3 剪砧:芽接成活后,将砧苗在接芽上方剪去。
4.4 直立压条:繁殖矮化自根砧的一种方法。发芽前,将母株于近地面处剪断,促使基部发生多量新梢。新梢长至20厘米高时,培土10厘米。新梢长至40厘米高时,再培土20厘米,促使生根。初冬,扒开土堆,在每株根系下面靠近母株2厘米处剪断即可。
4.5 水平压条:繁殖矮化自根砧的一种方法。芽萌动时,将粗壮一年生苗或母株一年生枝,水平压入深1~2厘米的浅沟内,用钩固定后覆土。新梢长至15~20厘米长时,第1次培土;1个月后培第2次土。培土厚度共30厘米。秋季落叶后扒开土堆,分段剪取生根的新苗。保留靠近母株基部的枝条1~2个,以备翌年压条之用。
4.6 喷灌:在一定压力下,将灌溉用水通过管道送达喷头,形成水滴进行喷洒的一种灌溉方法。
4.7 滴灌:在低压管道中,将灌溉用水送达滴头,由滴头形成水滴,滴入果树根际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4.8 短截:剪去一年生枝一部分的修剪方法。
4.9 轻短截:在长枝春、秋梢交界处,或秋梢上短截。
4.10 中短截:在春梢中上部饱满芽处短截。
4.11 重短截:在春梢中下部短截。
4.12 极重短截:在春梢基部瘪芽处短截。
4.13 疏枝:从枝条基部剪除或锯除的修剪方法。
4.14 缩剪:多年生枝适当部位留一分枝,将其上部剪去的修剪方法。
4.15 缓放:对一年生枝条不修剪的方法。
4.16 摘心:新梢生长期间,摘去旺盛新梢的顶部。
4.17 扭梢:用手捏住旺长新梢基部,将其扭转180°使木质部扭折而不断的修剪方法。
4.18 环状剥皮:剥去枝干上的一圈树皮,宽度约为枝粗的1/10左右。
4.19 拿枝:双手握住直立旺长枝条基部,一手顺序向下捋枝,微伤木质部,加大分枝角度。
苹果是蔷薇科(Rosaceous)苹果属(pomaceous)植物的果实,该属约25种,苹果树是栽培最广泛的果树。苹果是梨果的一种,由子房和子房外围的组织发育而成。苹果树多为异花授粉,有2�6�54%的花座果较为理想。虽然成熟苹果的大小、形状、颜色和酸度因品种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但通常圆形,直径50�6�5100毫米(2�6�54吋),带红色或黄色。 苹果品种数以千计,分为酒用品种、烹调品种、尾食品种3大类。3类品种的颜色、大小、香味、光滑度(可能还有脆性、风味)等特点均有差别。不少品种含糖较高,中等酸度,丹宁含量很低。苹果除生食外,烹食方法也很多,常用作点心馅,苹果馅烤饼可能是最早的美国式甜尾食。炸苹果常与香肠、猪排等菜肴同食,尤其在欧洲是如此。 苹果属原产于两半球温带。最早期的欧洲人已食用苹果,并对之进行了改良和选育,一些品种早见于2,000多年前,在向美洲殖民前,欧洲已知品种达数百个。以后随著移民浪潮涌遍北美,实生苗苹果品种也到处传播,变成当地传奇人物的巡回使者,在苹果的传播中起了主要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查浦曼(John Chapman,绰号「苹果佬」〔Johnny Appleseed〕),他在俄亥俄及印第安纳广泛种植苹果。印第安人和设陷阱捕兽者可能也传播了苹果。 苹果树需要一定时期的休眠期,在冬季明显的地区(一般在南、北纬30°�6�560°之间)生长良好。再向北由于冬季太冷以及生长季短,栽培受限。种植苹果需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肥力不足时需施肥。起伏不平的小丘顶部或山坡最适於种苹果,在这种地形下,于严寒的春夜、较冷较重的空气会向下流入山谷,否则苹果花及嫩果会被冻坏。以选定品种作为接穗,砧木通常为约18个月的耐寒苗圃实生苗,嫁接后1�6�52年移植果园。6�6�58年后方有相当的产量;在此以前,管理工作多限于除草除虫,也要修剪整枝(尤其是最初5年),以使主枝分布合理,较弱的分枝也不会在果实的重压下折断。对成年果树须严格按规定喷洒农药以防治害虫,这样做可能亦可延缓其春季旺长、疏幼果及减少秋季落果。晚夏成熟的品种一般不宜贮藏。晚秋成熟的品种精心保管可贮藏达一年之久。在温度略高于苹果的冰点的条件下可将其保存较长时间。亦可将苹果置于惰性气体或成分受控制的空气中贮藏。 苹果 世界苹果年产量约为3,200万公吨。美国所产的苹果通常有一半鲜食;约1/5用以制醋、果汁、果冻、苹果泥等;约1/6做成罐装苹果酱及用作馅饼原料。在欧洲,很大部分苹果用制苹果酒和白兰地。用制苹果酒的苹果占世界产量的1/4。美国、中国、法国、意大利和土耳其是最大的生产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阿根廷、智利、南非和美国是最大的输出国。苹果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C,所含纤维量多,亦为身体所必需。 ①形态习性 苹果树,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米,栽培条件下一般高3~5米左右。树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规则的纵裂或片状剥落,小枝光滑。单叶互生,椭圆至卵圆形,叶缘有锯齿。伞房花序,花瓣白色,含苞时带粉红色,雄蕊20枚,花柱5枚。果实为仁果,颜色及大小因品种而异。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心土为通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繁殖栽培用嫁接繁殖。砧木有乔化砧和矮化砧。常用乔化砧有:楸子、西府海棠、山荆子,矮化砧主要引进英国品种。采用宽行密植,行向南北。偏南部地区秋冬土壤封冻前栽植,偏北部地区春季解冻时栽植。苹果自花结实力差,栽植时必须配置授粉树。苹果(Pyrus malus)的花、果实及树形 ②苹果的繁殖习性 一、花芽和花: 苹果的花芽分化,多数品种都是从6月上旬开始至入冬前完成,整个过程分为生理分化、形态分化和性细胞成熟三个时期。花芽为混合芽,花序为伞房状聚伞花序。每个花序开花5—8朵,多为5朵,中心花先开,边花后开,以中心花的质量最好,坐果稳,结果大,疏花疏果时应留中心花和中心果,多疏边花和边花果。花芽先发叶后开花,并从果台上抽生副梢,果台副梢抽生的多少、长短随品种和结果母枝的营养条件而异。果台副梢抽生的力强(二个)、枝条长而壮的品种,如祝光,果实小,产量不高,结果枝群松散。对这类品种,应用疏1留1和摘心扭梢等方法控制副梢生长。副梢生长力中(1个或2个)、枝条短(10厘米以下)而粗的品种,如金帅、乔纳金等,果实大、丰产,结果枝群紧凑,更新容易,连续结果能力强。副梢生长力弱(1个)、枝条短(3厘米以下)的品种,如元帅系、恩派等,果实大,结果枝群紧凑,易形成鸡爪枝群,更新容易,但果台多为隔年结果,应多留预备枝,以减少大小年结果。 二、果实: 苹果的果实是由子房和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其中子房发育成果心,花托发育成果肉,胚发育成种子。果实的体积膨大,前期靠细胞迅速分裂的细胞数目的增多,后期靠细胞体积的膨大。 果实体积的膨大,中期到成熟之前较快,初期和末期较慢,果实重量以成熟前一个月增长最快。果实发育期的长短,一般早熟品种为65—87天,中熟品种为90—133天,晚熟品种为137—168天。 果实色泽是商品的重要指标。苹果着色的好和差与糖分的积累、矿质元素的协调、环境条件和激素种类、含量等关系很大。后期控施氮肥,增施钾肥,减少果皮的中的叶绿素,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日光照射度,做好排水,降低空气湿度,喷施萘乙酸和2.4—D等激素,都可促进苹果上色。 苹果从花蕾出现到果实采收,一般有四次落花落果。第一次在终花期,花梗随花谢而一起脱落,通常称为落花。第二次在落花后一周左右,子房略见增大,可持续5—20天,称为前期落果。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后的7—14天,果实已达到拇指指甲大,对产量影响较大,称为生理落果,云南一般发生在5月份,北方的物候期比云南晚,发生在6月份,故称“6月落果”。第四次在果实采收前,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故称采前落果。 第一、第二次落花落果,主要是营养不足和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除果实之间争夺养分、胚内生长素缺乏外,是梢果争夺养分激烈所致。因叶片的渗透压大于幼果,争夺养分的力量比幼果强,所以除枝时做好摘心、剪梢等抑制新梢生长外,还应及时追施谢花花肥,补充养分。 ③种子: 为胚囊中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苹果的正常果实,每果有5个心室,每心室有种子2粒。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分泌激素刺激果肉生长,所以授粉受精良好、种子充实饱满的,果形端正,果肉丰腴;反之,种子发育不良或无种子的一方,果肉凹陷瘦削而成畸形果,因此一定要配置授粉树和改善授粉。 ④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 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年平均气温9—14℃,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12℃,夏季最高月均温不高于20℃,≥10℃年积温5000℃左右,生长季节(4—10月)平均气温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温1200—1500小时,才能顺利通过自然休眠。低温时间不足,发叶、开花推迟而不整齐,有的花芽甚至不萌动,到了5月鳞片松开脱落,成为枯桩,严重降低产量;绝对低温低于-30—-32℃,又发生冻害。据调查,苹果在云南省不同海拔和温度地区的表现如下表。 表 苹果在云南不同海拔和温度地带的表现 海拔高度(米) 年平均气温(℃) 丰产性 果实品质 病虫害 生长规律 适宜性 1800以下 15以上 差差重 不正常 不适宜 1800—2000 14—15 中中 较重 较正常 次适宜 2000—2200 13—14 较高 次优 轻 正常 适宜 营养分析: 1. 苹果中的胶质和微量元素铬能保持血糖的稳定,还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 2. 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多吃苹果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部免受污染和烟尘的影响; 3. 苹果中含的多酚及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肺癌的危险,预防铅中毒; 4. 苹果特有的香味可以缓解压力过大造成的不良情绪,还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5. 苹果中富含粗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协助人体顺利排出废物,减少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危害; 6. 苹果中含有大量的镁、硫、铁,铜、碘、锰、锌等微量元素,可使皮肤细腻、润滑、红润有光泽。 相关性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气滞不通者,便秘、慢性腹泻、神经性结肠炎,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患者,癌症患者、贫血和维生素缺乏者尤其适合。准妈妈每天吃个苹果可以减轻孕期反应; 2. 肾炎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食疗作用: 苹果味甘、酸,性凉,归脾、肺经; 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开胃、醒酒,止泻的功效; 主治中气不足,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轻度腹泻,便秘,烦热口渴,饮酒过度,高血压等。 苹果治小儿腹泻配方 【配方】苹果若干个。 【制法】将苹果用开水洗净,削皮,隔水蒸熟,捣烂成泥,备用。 【服法】每日4次,每次约一百克,一岁以下婴儿每次约五十克,日服3~4次,此时不食其他食物,待症状好转后可减少吃苹果泥,而适当增加牛奶酪。 【功效】益脾健胃,厚肠止泻。还适用于经常大便溏薄。 食物相克: 苹果忌于水产品同食,会导致便秘。 制作指导: 将削掉皮的苹果浸于凉开水里,可防止氧化使苹果清脆香甜。 苹果栽培史 中国苹果即绵苹果,古称柰,从有文字记载起,至少已有2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沙果作为果树栽培大致也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海棠栽培则较晚。 一、柰的栽培历史 柰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公元前125-前118)中:"梈柰厚朴"。其中"柰"多数学者认为就是后来的绵苹果,即中国苹果的古称。据《西京杂记》(公元3-4世纪间)记载:当时"上林苑"中的各种果树,都是"初修上林苑时,群臣远方各献(的)名果异树……"其中有"柰三:白柰、紫柰、绿柰"。柰既然以名果贡献,则在原产地的栽培就必然更早了。公元3世纪20年代,曹植有《请白柰表》和《谢赐柰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记述当时内地已大面积生产的几种果树,但并没有提及柰。总之,根据汉代以来柰的名称与内涵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绵苹果也存在一个发展的过程。 二、西洋苹果栽培历史 19世纪中叶后,海禁开放,西方文化大量输入,果树资源交流更加频繁。苹果属果树也随之引入。 1、早期苹果引进概述 早期引种苹果的途径是多方位的。其中以山东最早,据烟台的地方史志记载,1861年美国长老会成员约翰·倪维思(John L.Nevius)受长老会派遣,由上海来山东登州(今蓬莱市)。因倪妻患病,1864年返美。1871年倪氏夫妇重返烟台时,带来西洋苹果、洋梨、美洲葡萄、欧洲李及甜樱桃等果树品种,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山麓建园栽植,取名"广兴果园"。 2、20世纪前半期苹果引种及生产概况 20世纪初,辽宁、山东苹果发展较快。1909年旅顺最大一处苹果园(后改为旅顺农场)中有国光96株、倭锦550株。日俄战争后,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归日本后,1909年在熊岳建立苗圃(1913年改为农事试验场),再从日本引进一些主栽品种,1910年引入红魁、祝光、旭和国光等;1914-1921年间又引入玉霰等3个品种。 3、苹果生产恢复时期 从1950-1952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扶持农业生产,对果树生产发放无息贷款,减免果业税收,同时还在重点果区建立果树技术指导机构,通过供销社组织果品运销,提高果农收入,促进了果树业的复苏。在老苹果产区,残存的苹果老树迅速恢复了树势,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并开始组建第一批国营园艺场(其中北方以苹果为主),因此,产量急速回升。 4、50-60年代苹果业的兴起 从l953年起,中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兴起,大大地鼓舞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l955年农业部提出了"以互助合作为中心,大力提高现有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有计划地积极向山区、荒山扩大垦辟新果园",新建果园一律免征农业税,并相应改善购销工作。 5、商品基地的建立与发展 从1985年起,由于苹果收回投资快,效益高,除广东、广西、湖南、海南及上海等五地不适于商品生产栽培外,其他地区都把发展苹果生产作为开发山区、脱贫致富或积累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其中陕西省发展尤为突出,在渭北地区建立25个优质苹果基地县,秦冠、富士等品种占了绝对优势,产量也迅速上升,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从1992年达到年产8.429×105t,仅次子山东、辽宁。1993年超过了辽宁,居全国第2位。1995年全国各省的面积与产量。 病虫害防治 苹果水心病又名糖化病,这是一种果实生理病,渭北旱塬果区的富士系、嘎啦系和元帅系苹果受害比较严重,果实品质变劣,不耐贮藏。 发生特征,多在果心处及其果实表面发病,有时果面表现很明显,病果果皮呈水渍状,透明似蜡,病果内部组织的细胞间隙充满糖液而呈现水渍状,病果内的质地较坚硬而呈现半透明状,或称斑点,病果有特异甜味,靠近果顶部或萼洼附近病斑多。 水心病是由于糖积累、钙、氮不平衡而打乱了果实正常习性所致,推迟了采收果实,初结果树上的果实,树冠外围直接暴晒在阳光下,出现日灼症状的果实,以及在近成熟期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果实易发病,大果比小果发病多,平常善用高氮低钙肥的果农,会加重果实发病。品种不同,抗病能力不同。 防治技术: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无机、生物菌肥(龙飞大三元),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单施铵态氮肥,注意耕作保墒,勤修剪,巧留果,调整好叶果比例。 树上补充营养,方法是:斯得考普+乳酸钙或钙利施。 通过实践,这是一个解决水心果病的有效方法。苹果属于梨果,也是假果,从外向内依次为:
萼筒形成的果壁,肉质化子房,肉质化的外果皮,肉质化的中果皮(之前是可食用部分),纸质的内果皮,中轴胎座,种子。
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1个苹果中含有类黄酮约30毫克以上,苹果中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及钾和抗氧化剂等含量也很丰富。1个苹果(154g)膳食纤维5g,钾170mg,钙10mg,碳水化合物22g,磷10mg,Vc7.8g,Vb7.8g。
扩展资料:
食用苹果的注意事项:
1、与海鲜同食会腹痛
苹果中含有鞣酸,与海鲜同食不仅降低海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还易发生腹痛、恶心、呕吐等。同理,其他含鞣酸多的水果,如草莓、杨梅、柿子、石榴、柠檬、葡萄、酸柚等,都不宜与海鲜同食。
2、刚刚吃晚饭不能吃苹果
吃晚饭1个小时后吃苹果可以促进消化。可是刚刚吃完饭就吃苹果不利于消化。
3、晚上不能吃苹果
很多人晚上饿了习惯吃苹果,早上的苹果是金,晚上的则是垃圾。对身体没有益处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苹果(蔷薇科苹果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