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

世界杯瑞典

《钟楼怪人》插图

原版《悲惨世界》中的珂赛特,埃米勒·贝亚德[11]绘1862年

在结婚1年后,雨果出版了第1部小说《冰岛凶汉》,3年后出了第2部小说《布格·雅加尔》。在1829到1840年间,他又出了5卷诗集(《东方诗集》、《秋叶集》、《微明之歌》、《心声集》和《光与影》),为他挣得当时最佳哀歌体和抒情体诗人称号。

像那个年代许多年轻作家,雨果深受夏多布里昂影响,夏多布里昂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著名人物,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文学家。年轻时,雨果决定成为“夏多布里昂或一无是处”。他的一生与夏多布里昂有许多类似的地方,雨果进一步推动了浪漫主义,参政(主张共和主义)并因此被迫流亡。

雨果早期作品的热情与修辞早熟,为他在年轻时就争得成功和名誉。他第一部诗集《颂诗与杂咏集》于1822年出版,当时他不过20岁,就从路易十八那里争得皇家津贴。虽然,这些诗集因热情和娴熟被喜爱,四年后的《颂诗与歌谣》更显示出雨果是个伟大的诗人,抒情和创意的天才。

维克多·雨果第一部成熟的小说出现在1829年,反应出他敏锐的社会意识,并贯穿日后的作品。《一个死囚的末日》对后来人,如阿尔贝·加缪、查尔斯·狄更斯和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产生深远影响。《缧绁盟心》是部有关真实杀人犯在法国处决的纪实短篇小说,于1834年问世,雨果日后认为这是就社会不公的著作《悲惨世界》的前奏。

因戏剧《克伦威尔》和《艾那尼》,雨果成为浪漫文学运动的领头人物。[12]

小说《钟楼怪人》于1831年出版,译本很快遍布欧洲。小说的一个效果是令巴黎城窘迫,对年久失修的巴黎圣母主教座堂进行翻修,后者因小说闻名,访客络绎不绝。小说也刺激了对前文艺复兴建筑的再赏识,令其得到积极保护。

早在三十年代,雨果就打算写有关社会苦难和不公的大部头,但《悲惨世界》花了17年才完成,最终于1862年出版。

在早先的一部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中雨果描述了土伦苦役犯从监狱里出来的场景。1839年,他造访土伦苦役犯监狱,做了大量笔记,但在1845年前没有下笔。在有关监狱的一页笔记里,他用大字写了自己的英雄:“JEAN TRÉJEAN”。当故事完成后,Tréjean成了Jean Valjean(冉阿让)。[13]

雨果对小说的质量有自知之明,1862年3月23日在给他出版商艾伯特·拉克鲁瓦[14]的信中,他说:“我确信如果这不是我最佳作品,那也是高峰作品之一。”[15]《悲惨世界》的出版竞价最高。比利时出版商拉克鲁瓦和Verboeckhoven一反常态在出书前6个月就大幅宣传。最初,小说只出版第一部分(“芳汀”),在多个主要城市同时出售。小说在几个小时内售罄,对法国社会产生极大震撼。

批评界最初对小说充满敌意;依波利特·丹纳觉得小说不诚恳,Jules Barbey d'Aurevilly觉得言辞粗俗,古斯塔夫·福楼拜说他“在书中既找不到真理,亦找不到伟大”,龚古尔兄弟指出小说是“人工”的,夏尔·波德莱尔在报纸上称赞雨果,但在私底下却痛骂此小说为一部“无味和无能”的作品。大众则热烈追捧《悲惨世界》,以至于捧到了国民议会的议题上。今天,小说依然畅销世界,并多次改编,在电影、电视和舞台上演。

据不可靠的传闻[16],历史上最短的书信是雨果和出版商赫斯特和布莱克特[17]在1862年间的回复。在《悲惨世界》出版时,雨果正在度假。雨果仅以“?”符号打电报给他的英语出版商,以询问小说的销情。作为回应,赫斯特和布莱克特仅以“!”符号电告之,表示销情很好。[18]

1866年,在随后的小说《海上劳工》中,雨果避开了社会政治问题。小说反响良好,可能是因为前作《悲惨世界》成功的原因。雨果在英吉利海峡根西岛流亡15年,为了纪念此事,雨果讲述了一位男子为了博得父爱去营救船只。船只被船长偷走,希望能够带走其中的财富。小说充满了人与人、人与海的争斗,特别是与神秘的海怪,大乌贼的争斗。表面上是个冒险故事,但雨果的一位传记作家称它是“十九世纪的暗喻,技术进步、创造天赋和艰苦劳动克服物质世界的内在邪恶。”[19]

根西语中的乌贼(pieuvre,有时也指章鱼)因本书进入法语。在下一部小说《笑面人》里,雨果重回政治社会问题。小说于1869年出版,对贵族大加批评。小说不如之前的成功,雨果开始承认自己和文学同行,如古斯塔夫·福楼拜、埃米尔·左拉渐行渐远,他们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已经超越了他自己的风头。

1874年,最后一部作品《九三年》出版,涉及之前回避的话题: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恐怖统治。虽然,出版之时雨果的风头正在走下坡路,如今许多人认为《九三年》是他最佳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