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两岸四地所有旗帜列表
本页面系统梳理了中国两岸四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与现状旗帜,涵盖以下核心内容:
政权旗帜对比
中华民国 (台湾地区):展示陆用/海用民用旗、政府旗及军旗,包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设计渊源与使用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陆地区):解析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设计规范及军舰旗的演变历史。
旗帜规范与使用场景
通过表格形式对比两岸政权的陆用/海用旗帜,标注旗帜的正式名称、启用时间、设计细节及法律依据。
附注敏感旗帜的使用限制(如台湾地区旗帜在国际场合的适用范围)。
历史旗帜档案
收录近代重要历史旗帜(如北洋政府五色旗、香港殖民地时期旗帜),并附简要历史背景说明。
两岸政权旗帜
此为中华民国相关旗帜的列表:
民用政府军旗陆用民用旗政府旗军用旗海用民船旗政府船旗军舰旗
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旗帜的列表:
民用政府军旗陆用民用旗政府旗军用旗海用民船旗政府船旗军舰旗
国旗与主要旗帜
旗帜日期名称设计叙述1924年6月30日至今中华民国国旗即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旗上三色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同时亦代表中华民国以三民主义立国之初衷。时至今日,此旗帜正式使用范围主要为中华民国政权实际控制的台湾地区、澎湖、金门、连江等其邦交国及外交使节访问或遇特殊庆典等。为中华民国现今的国旗。在1895年由陆皓东设计青天白日,由孙文提议加入红色,后决定“草案四”样式。1949年10月1日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红底,左上方5颗黄色五角星,以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红色代表革命,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黄星代表人民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今的国旗。在1949年7月由曾联松设计。
点击下面的链接进入维基百科的存档词条页面点击跳转到缓存页面
危险进入页面后,页面内的超链接查看需要科学上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