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张曼玉参加了香港小姐选美比赛,并凭借白色礼服、自然大方的笑容获得亚军和最上镜小姐奖。接着,她还代表香港参加了世界小姐选拔,最终进入前十五名,这为她进入娱乐圈打开了大门,也让她从一个普通女孩变成了公众人物。
然而,刚踏入演艺圈时,张曼玉的美丽面孔让她迅速出名,但也被贴上了“花瓶”的标签。1984年,她在电视剧《画出彩虹》和《新扎师兄》中亮相,凭借清纯的外貌赢得观众喜爱。同年,她参演了王晶导演的《青蛙王子》,与张国荣搭档,影片大获成功,票房破1500万港币。随后,她又出演了《缘分》,并凭此片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提名。然而,尽管票房成功,她的演技却鲜少受到好评,外界依旧认为她不过是靠脸蛋吃饭。
面对“花瓶”标签,张曼玉并未气馁。1985年,她与成龙合作拍摄《警察故事》,尽管外界评价她的演技平平,但她凭借坚韧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成龙的尊重。尽管大部分作品中她的角色多为外貌漂亮却没有深度的女性,张曼玉心里清楚,凭颜值无法长久,于是她开始努力寻找机会证明自己的演技。
1987年,她与导演尔冬升合作拍摄了《再见王老五》。尔冬升最初并不看好她,但看到她在片场的认真态度后,才意识到她的潜力。1988年,张曼玉参演王家卫的《旺角卡门》,出演温柔的乡村女孩阿娥。这部电影成为她演艺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观众和影评人开始认可她的演技。更为重要的是,她因此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彻底摆脱了“花瓶”的标签。
1991年,张曼玉参演了《阮玲玉》,在片中她饰演30年代悲剧女星阮玲玉,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她学习了阮玲玉的动作和神态,甚至剃了眉毛。这部作品让她一举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首位获得此殊荣的华人女演员。从此,她彻底突破了自我,走上了巅峰。
此后的张曼玉在演艺事业上如开挂般不断突破自己。1997年,她在《甜蜜蜜》中饰演为生活拼搏的李翘,获得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双料影后;2000年,她在《花样年华》中演绎旗袍美人苏丽珍,再次摘下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04年,她在《清洁》中饰演戒毒歌手,最终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唯一两次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的亚洲女演员。
尽管事业辉煌,张曼玉的感情生活却颇为坎坷。她曾与尔冬升、宋学祺交往,但最终分手。1998年,她与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结婚,但这段婚姻也在三年后走到了尽头。感情的波折让她学会了独立,专注于事业和内心的成长。
2004年,张曼玉宣布息影,结束了20多年的演艺生涯。许多人以为她会就此消失,但她并未停歇。2010年,她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积极参与公益事业;2014年,她开始转型做音乐,成为一名摇滚歌手。尽管她的音乐事业并未取得成功,但她始终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自由精神。
渐渐地,张曼玉淡出了公众的视线。2022年,58岁的她被拍到在伦敦街头骑单车,穿着简单的粉色上衣,背影如少女般轻盈。她过着平凡却充实的生活,时常分享自己的日常,展现出与娱乐圈风云人物完全不同的态度。
如今的张曼玉,住在伦敦,生活简单自在。她早上泡咖啡,骑车游荡在泰晤士河畔,周末与朋友聚会,偶尔弹吉他唱老歌。2023年,她在伦敦拍摄了一支护肤品广告,60岁的她气质依旧迷人。在香港的活动中,她依然温暖优雅,与粉丝互动,展现出独有的自信和从容。
张曼玉的经历,无疑是一堂生动的课。她从“花瓶”到影后,再到放下所有荣誉去追求音乐与自由,告诉娱乐圈的每个明星:幸福并不来自名利,而是来自追寻内心的声音。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成功并非外界的光环,而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