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3D打印技术简介(三)

历届世界杯四强

图 2 电喷印打印的微纳结构

微纳尺度多材料打印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多材料打印面临许多挑战性难题。Sutanto 等人提出一种基于多打印头的多材料喷印解决方案,开发了一种多打印头装置(如图3所示),并且论述了多单元电喷印打印头的操控和模型,以及展示了该设备和工艺在电子工业、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

图 3 用于多材料打印工艺的打印头结构示意图

电喷印也被用于微光学器件的制造,诸如微透镜阵列(图4(a))、光学波导(图 4(b))等,尤其是采用多喷头、多材料工艺,成功制造出具有多种折射率的衍射光栅(图 4(c)),实现了具有不同光学特性多种异质材料低成本、柔性集成。这拓展了电喷印新的应用。

图 4 电喷印制造的微光学器件

喷墨打印有两种供墨打印方式:连续喷墨打印和按需喷墨打印(drop-on-demand,DOD)。通过采用脉冲直流电压,并结合优化的工艺参数(如低偏置电压、脉冲宽度、脉冲峰值电压等),实现按需喷墨打印;

为了进一步提高打印图形的一致性,Prasetyo等人系统研究了基于DOD 电喷印制造金属银点状结构,重点研究了衬底表面能、温度对于点结构形状(尺寸、一致性)的影响,在硅衬底上打印出分辨率 10 µm 以下均匀金属银点状结构阵列,如图5所示。

图 5 基于DOD模式电喷印制造的均匀点状结构阵列

电喷印已经被用于再生组织领域,尤其在包含微纳纤维3D支架组织材料制造方面,与现有的其他3D打印工艺相比,采用电喷印展示出更好的性能,细胞培养结果显示,采用电喷印制造的支架对于种子细胞的生长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微孔生长环境条件 (约高于3.5 倍最初细胞附着和高于2.1倍细胞增殖)。图6给出了采用电喷印和传统3D打印制造的组织支架结构对比。

图 6 传统 3D 打印制造支架与电喷印制造支架

2012年Rogers教授等报道了基于电喷印图形化蛋白质材料,打印出功能蛋白质微阵列结构(图7),采用多喷头打印系统将四种不同蛋白质材料打印在同一个衬底上。

电喷印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蛋白质材料大面积微纳图形化方法,具有高效、图形一致性好、定位精度高的特点,而且能够兼容多种生物材料和衬底,实现多种微纳图形的制造。实验结果展示电喷印在生物技术和医疗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能。

图 7 电喷印打印的功能性蛋白质微阵列

2013 年 Rogers 教授等将电喷印与自组装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复杂三维纳米结构的制造,他们指出,打印出的纳米结构的分辨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到 15 nm。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他们打印出的一些纳米结构如图8所示。

将电喷印与自组装、纳米压印等其他微纳制造结合起来,在实现4D打印、微纳复合结构制造、高分辨率纳米结构制造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和潜能。

图 8 电喷印和自组装相结合制造的纳米结构

印刷电子尤其是柔性电子是电喷印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领域之一,Choi 等人报道了他们的研究结果。2011 年英国伦敦大学的 Wang等人报道了采用电喷印制造薄壁陶瓷结构,一个厚度100 µm氧化锆薄壁结构被成功制造。

电喷印已经被看作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用于各种功能材料的直接微纳图形化,然而,如果电喷印终成为一种真正商业化实用化技术,还必须解决以下挑战性难题:

1) 提高打印速度,增加效率;

2) 开发结构紧凑、低成本、用户友好的电喷印设备;

3) 多喷头、多材料电喷印技术是未来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之一;

4) 开发各种功能打印材料(例如无机材料碳纳米管、基于金属纳米粒子墨汁;有机材料 PEDOT;以及各种无机复合材料);

5) 多喷头优化设计(避免电场干涉);

6) 微喷嘴的设计与制造。

未来电喷印的发展方向可能是:

1) 多材料、多喷头打印;

2) 电喷印与其他工艺相结合(纳米压印、自组装等)形成复合电喷印技术(4D 打印技术),拓展电喷印的工艺范围和提高打印的分辨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